2018.9.21 <特異點I:殘酷劇場 Théâtre de la cruauté>

〈自殘、裸體與慈悲:阿布拉莫維奇的身體行動方法(MPA)初探〉
主講:鍾明德(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教授)
〈亞陶.事件.簿〉
主講:蘇子中(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教授)

時間:9月21日(五)13:30-17:00
地點:教學大樓C104

自殘、裸體與慈悲:阿布拉莫維奇的身體行動方法(MPA)初探

表演藝術家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ć)就是葛羅托斯基(Jerzy Grotowski)招牌的「神聖演員」?有點荒謬的是:這種演員在劇場裡已經絕種了,竟然在表演藝術裡還存活著,並且還成了名流富婆教主?所以,葛氏著名的「出神的技術」,事實上可以用來詮釋和豐富阿布拉在表演藝術界的艱苦奮鬥和得來不易的成功?她的創作生涯幾乎就是葛氏「第二方法」的寫照。同時,阿布拉在澳洲沙漠無意中發現的「液態知識」,及其對於佛教禪修、薩滿儀式和靈療的飽滿興趣——這些知識或現象都與葛氏所強調的「能量的垂直升降」或「意識的轉化」有著密切的關係。可惜,西方學者專家對於這些禪修課題——特別是居於核心重要地位的「能量的垂直升降」或「意識的轉化」——多缺乏實修體證,因此,在解釋或評論阿布拉的作品時難免有隔靴搔癢、搬弄是非或甚至緣木求魚之憾。抱著讓戲劇界和美術界可以互通有無的初衷,本次演講嘗試以葛氏的「身體行動方法」(Method of Physical Actions)來發掘阿布拉的奧祕,同時,也利用阿布拉豐沛的創作能量和作品,來彰顯葛氏的真知灼見:真正的創作理當是沒有戲劇或美術之分的,一個適用於美術人的創作方法,理當也適用於戲劇表演者,因為,所有的創作力都來自於人生命最幽微的底層或源頭?

關鍵詞:阿布拉莫維奇、表演藝術、身體行動方法、葛羅托斯基、身體理論

│講者介紹│

鍾明德,紐約大學表演研究所博士,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教授。研究領域包括現代戲劇、劇場人類學和儀式理論等,著述有《MPA三嘆:向大師史坦尼斯拉夫斯基致敬》(2018)、《藝乘三部曲:覺性如何圓滿?》(2013)、《OM︰泛唱作為藝乘》(2007)和《神聖的藝術:葛羅托斯基的創作方法》(2001)等。

│建議閱讀文獻│

鍾明德,2007,《從貧窮劇場到藝乘:薪傳葛羅托斯基》,臺北:書林。
鍾明德,2007,《OM︰泛唱作為藝乘》,臺北:臺北藝術大學。
鍾明德,2013,《藝乘三部曲:覺性如何圓滿?》,臺北:臺北藝術大學。
鍾明德,2018,《MPA三嘆:向大師史坦尼斯拉夫斯基致敬》,臺北:書林。


亞陶.事件.簿

本次演講以「亞陶.事件.簿」為題,其中亞陶是無所不在的指涉點與消失點,他游移不定、陰魂不散,在眾多複象與真相中遊走,串起但同時也拆解所有的主題、主體與事件。演講將從「事件」這一概念談起,討論亞陶對峇里島劇場、仙人掌祭儀、尖聲吶喊、情感動能、殘酷劇場等概念的異想;並談論亞陶和法國思想家,諸如傅柯、德希達、德勒茲、克莉斯蒂娃等人的關聯。演講中的另一個主軸為「簿」,「簿」無論以動詞或名詞的型態存在,均指涉著書寫、論述與知識的型塑,關注的是戲劇化的方法,在意的是細/戲說亞陶的瘋癲與病痛書寫。尼采說:「沒有事實,只有詮釋。」亞陶說:「所有真正的語言都是無法理解的,就如同乞丐牙齒的咯咯作響聲一般。」又說:「所有真正的感覺在現實中是不落言詮的。表達出來,便是背叛。去傳譯它,便是去掩飾它。」故「破除語言以觸及生命,就是劇場的創造或再創造。……當我們說到『生命』這個字眼時,所意指的並非以外在事實來驗證的生命,而是指向那形式永遠無法觸及的既脆弱又騷動的核心。如果我們這個時代依舊有最可怕、最該詛咒的事,那就是我們在藝術上一味玩弄形式,而不能像那些綁在火刑柱上被活活燒死的殉道者般,穿透熊熊烈焰發出信號。」亞陶說得有道理嗎?我們該如何看待他的觀點與揭示?又該如何詮釋如殉道者般的亞陶,在焱焱柴堆中,穿透熊熊烈焰所發出的信號?

關鍵詞:亞陶、事件、殘酷劇場、言述、病痛、瘋狂

│講者介紹│

蘇子中, 美國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博士。現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優聘教授、臺灣莎士比亞學會理事長、《中外文學》與《戲劇學刊》編輯委員。曾任中華民國英美文學學會理事長(2016-2017)、中華民國比較文學學會副理事長(2010-2012)、中華戲劇學會理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外文系系主任(1997-2000)及語言教學與研究中心主任(2003-2005)、美國哈佛大學訪問學者(2002-2003)、普林斯頓大學傅爾布萊特資深訪問學人(2007-2008)、英國威爾斯阿伯瑞斯特威斯大學訪問教授(2012-2013)、《英美文學評論》主編(2006-2007)和Concentric: Literary and Cultural Studies(A&HCI;Scopus; THCI一級期刊)主編(2009-2011)。曾獲得99-107學年度「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補助。主要研究興趣與學術專長為尼采及其法國遺產、歇斯底里與憂鬱症理論、莎士比亞、現代戲劇劇場研究、表演研究、文化研究和文學理論與批評。相關論文著述散見於國內、外期刊。專書《亞陶事件簿》預計於2018年底由書林出版。

│建議閱讀文獻│

蘇子中,2010,〈過度/過渡:從感動的身體、赤裸的身體到奉獻的身體〉,《英美文學評論》16:83-122。
蘇子中,2011,〈那一年,亞陶在殖民地博覽會看了峇里島劇場的表演:一個在殖民帝國陰影下的劇場事件〉,《英美文學評論》18:137-168。
蘇子中,2012,〈從病痛到細/戲說哲理:亞陶的受難與熱情〉,《中外文學》41(4):15-63。
蘇子中,2015,〈亞陶與土方巽:從「造反有理」到「邁向神聖劇場」〉,《戲劇研究》16:83-132。
蘇子中,2017,〈趨近/挪用/解構/背叛亞陶?論德希達的「殘酷物語」〉,《中外文學》46(2):7-46。
Su, Tsu-Chung. 2009. “The Occidental Theatre and Its Other: The Use and Abuse of the Oriental Theatre in Antonin Artaud.” NTU Studies i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22: 1-30.
Su, Tsu-Chung. 2012. “Artaud’s Journey to Mexico and His Portrayals of the Land.” CLCWeb: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14.5.17. http://docs.lib.purdue.edu/clcweb/vol14/iss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