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娘、儀式與療癒(療遇):人文臨床的社會實踐〉
余安邦(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迎神廟會、宗教發展脈絡下和風的受容與葛藤:民俗學的觀點〉
林承緯(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副教授)
時間:10月26日(五) 14:30-18:00
地點:教學大樓 C104
母娘、儀式與療癒(療遇):人文臨床的社會實踐
本報告旨在從人文臨床學的角度,並以瑤池金母信仰為例,探究療癒倫理的本土化生成的可能性,以便釐清臺灣民間社會在各種生命處境下發展後現代倫理照顧的深化途徑。我們將療癒機制定位為精神性與結構性的知識生產,而非以醫療功能論的觀點來歸結。本土化亦非正面朝本土傳統精神性知識思想做直通,而是在因應全球化現象底下的「在地視野」所做的「脈絡性轉化」。換言之,照顧的倫理技藝希望改變心理治療的內在性質,使其能透過照顧的手藝進入受苦創傷的心,而不是針對症狀做對抗式改變。亦即,在逆境中進行主體膚慰的工作,透過細緻的撫逆步驟,促使文化及心理療癒朝向富含生命況味之倫理化進程。
關鍵詞:人文臨床學、倫理技藝、母娘信仰、脈絡性轉化、渾然天成
本講次將嘗試去演示「在地視野」所做的「脈絡性轉化」策略,以保證倫理療癒研究具有開放性的在地生成。本報告在「渾成」的布局上包括:(1)倫理技術與療癒的存有基礎探問;(2)臨床心理與療癒的倫理化問題;(3)倫理主體與文化療癒的本土實踐;以及(4)心理治療的倫理與道德議題。這些思維的共同關照為「技藝學」的本源:主張倫理是人工配合自然的渾然天成。各個面向之論述與詰問的橫向勾連將透過跨領域的主題進行辯詰,且經內外部批判,交互對詰,並在適當的知識論層面進行渾成,以有效的異質交接來獲得在地生成的資能。
│講者介紹│
余安邦,臺灣大學心理學博士。現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專長為文化心理學、社會心理學、人格心理學、教育與文化、本土臨床心理學、宗教與文化療癒、人文諮商、本土社會心理學的發展、本土心理學在臺灣。近十年來的研究方向主要涵蓋社會及文化心理學兩個領域,具體的研究課題計有中國人的成就觀念、成就價值與成就動機,中國人的自我與人觀,民間信仰中的疾病觀念與宗教文化療癒,人文臨床與倫理療癒等。基本上由本土研究定向(indigenous research orientation)的角度出發,將華人的歷史與文化脈絡放入研究思考架構之中,希冀能對華人的心理與行為有較貼切與真實的理解。
│建議閱讀文獻│
余安邦、余德慧,2008,〈文化及心理療癒的本土化生成〉,《本土心理與文化療癒——倫理化的可能探問》,余安邦主編,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56。https://reurl.cc/WLRnO
余安邦,2008,〈以M. Foucault的觀點為核心論述倫理主體的構成與裂解、消融與轉化:慈惠堂的例子〉,《本土心理與文化療癒——倫理化的可能探問》,余安邦主編,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303-374。https://reurl.cc/Q3eM2
余德慧、余安邦、李維倫,2010,〈人文臨床學的探究〉《哲學與文化》37卷1期,63-84。https://reurl.cc/e8y8b
迎神廟會、宗教發展脈絡下和風的受容與葛藤:民俗學的觀點
五十年日本統治下的臺灣,為戰後至今的臺灣社會留下諸多來自於當年統治方日本的影響。如今日仍作為行政中樞使用的總統府、國家最高金融機構臺灣銀行總行、招待國賓使用的臺北賓館,戰前分別為臺灣總督府、臺灣銀行及總督官邸。當然還有更多與民眾相關的公共設施,譬如戲院、市場、郵局、銀行等建築體,至今仍有相當的數量依然發揮著其原本的功能,或成為文化資產被加以保護活用。日本人不經意留給臺灣的遺產當然不只這些,海苔壽司、生魚片、醃黃瓜甚至竹輪等味覺早已成為臺灣人生活的一部分。
關鍵詞:祭典文化,和風,受容與傳承,民俗學,哈日、親日、知日與仇日
若談及宗教信仰層面,日治五十年的歷程對於臺灣的各種宗教都帶來諸多影響。譬如西元1937年展開的皇民化運動,特別是初期五年間,是日治時期對臺灣漢人傳統信仰積極干涉的年代。在這段時間裡,臺灣的地方寺廟從嚴禁燒紙錢和燃放鞭炮開始,繼之以寺廟的統廢合、神佛像的燒毀昇天、神明會與祖公會的解散等,確實受到當時政治力的干預。但自西元1940年代起,隨著統治方針的改變,基本上,臺灣傳統宗教信仰受到所謂的日本政府彈壓干預的情況並非全面。只不過,至今仍有許多民眾將各自地區宮廟落難的過去直接連結為昔日曾統治臺灣的異族日本人所為。關於上述議題的研究,特別是落難傳承歷經戰後七十年的變遷及其演繹型態的討論,於今仍不多見。反倒是關於在戰後七十年的今日,臺灣各地有數十處出於不同原因供奉日本人成神的案例,近年來宛如一波風潮般廣受人們所重視,這些被供奉的對象多數為戰前任職於臺灣的警察、軍人,譬如嘉義副瀨的義愛公、臺南安南的飛虎將軍,其信仰成因多半出自靈媒或靈驗談而來。
除此之外,在臺灣漢人文化傳統最豐富傳承延續的祭典廟會現場,那幾頂乍看帶有日本風格、人人口耳相傳的日本神轎,也成為了民間社會矚目的焦點。究竟這樣的祭典裝置是戰前迄今延續傳承下的產物,或者是戰後社會對於戰前某些文化遺留的懷念想像,此是本講的關心所在。今日的臺灣,除了大眾消費文化中可見的日本全像,在蘊含更深刻傳統要素的民間信仰、祭典廟會之中,也可見蓬勃多樣的日本存在。本講希望透過日本神、和風神輿兩項具體的例子,從民俗學的立場來思索文化傳承歷經不同時代是如何傳承、延續、受融、移植到模仿?和風、日式的文化風格元素受臺灣傳統社會的人們如何理解,又如何被加以發展使用?
│講者介紹│
林承緯,日本國立大阪大學博士。現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副教授、日本民俗學會國際交流特別委員會委員、文化部民俗審議委員。研究專長為民俗學、民藝美學。以臺灣、日本為調查據點,進行宗教造型、祭典儀禮、文化資產、生活技術等傳承文化研究。主要著作有《宗教造型與民俗傳承:日治時期在臺日人的庶民信仰世界》(藝術家出版)、《就是要幸福:臺灣的吉祥文化》(五南出版)、《金瓜石神社與山神祭》(新北市政府)、《信仰的開花:日本祭典導覽》(遠足文化)、《臺灣民俗學的建構:行為傳承、信仰傳承、文化資產》(玉山社)等。
│建議閱讀文獻│
林承緯,2017,《信仰的開花:日本祭典導覽》,新北:遠足文化。
蔣竹山,2014,《島嶼浮世繪:日治臺灣的大眾生活》,臺北:蔚藍文化。
岡倉天心著,鄭夙恩譯,2018,《茶之書:日本文化的神髓所在》,新北:遠足文化。
渡邊欣雄著,周星譯,2000,《漢族的民俗宗教:社會人類學的研究》,臺北:地景。
三尾裕子編,2016,《帝国日本の記憶:台湾.旧南洋群島における外来政権の重層化と脱植民地化》,東京:慶應義塾大学出版会。
植野弘子編,2011,《台湾における〈植民地〉経験 日本認識の生成.変容.断絶》,東京:風響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