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從「無差別」到「出走自己」:洪席耶與跨媒介思維】

時間:2021年04月13日(二) 13:30-16:30
地點: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美術學院F308教室

從「無差別」到「出走自己」:洪席耶與跨媒介思維

洪席耶會說,媒介問題無關緊要。某種程度上,他並沒有錯:媒介若無法啟動對於形式與內涵的再思,確實只是次要命題。然而,媒介問題之面向並非僅止於媒材物理性或藝術表現類型。此次演講會先爬梳洪席耶著述中幾種對於媒介的論法,包括他對「媒材特殊性」立論的批評、他對藝術領域彼此無甚差異的主張、以及他對攝影媒介本體的分析。在梳理過程中,除了細究福樓拜(Gustave Flaubert)乃至於文學在洪席耶美學論的關鍵位置,我會提出,洪席耶藝術思想基底實為一種對於媒介性(mediality)的觀照,一種媒介必須離開自身所屬系統的倫理。演講第二部分會將洪席耶與奧爾巴哈(Erich Auerbach)並置,比較兩人如何處理文學實踐民主精神之課題,並探看形式問題在媒介理論的意義。最後一部分則以幾個案例,討論媒介性問題意識如何有助我們批判當代文化場域對於立即性/無中介性(im(-)mediacy)之迷戀。

│講者介紹│

陳春燕,美國康乃爾大學比較文學博士,現任教於臺大外文系,研究領域為文學理論、媒介理論、後殖民研究、當代世界英文文學、當代臺灣文學。目前正在撰寫一本關於Friedrich Kittler、Bernhard Siegert 媒介理論中的文學成分的迷你小書。

│講座預讀書單│

Rancière, Jacques (2003). Le destin des images (Paris: La fabrique éditions).
Rancière, Jacques (2007). The Future of the Image (Le destin des images) [2003]. Trans. Gregory Elliott (London: Verso Books).
Rancière, Jacques (2008). “Ce que ‘medium’ peut vouloir dire: l’exemple de la photographie.” Appareil no.1: 1-11.
Rancière, Jacques (2009). “Notes on the Photographic Image.” Trans. Darian Meacham. Radical Philosophy 156: 8-15.
Rancière, Jacques (2011). “What Medium Can Mean.” Trans. Steven Corcoran. Parrhesia 11: 35-43.
講座主要討論文章:陳春燕,〈洪席耶與跨媒介思維〉